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术后胆汁直接流入肠道:正常情况下,胆囊会贮存和浓缩胆汁,并在进食时将胆汁释放到小肠中帮助消化脂肪。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再被集中贮存,而是持续少量地直接流入肠道。这种持续的小量胆汁分泌可能导致肠道对脂肪的吸收效率降低,从而引发脂肪性腹泻。
2.胆盐对肠道的刺激作用:胆盐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胆囊切除后,胆盐持续流入肠道,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可能会导致肠蠕动增加,出现大便不成形甚至腹泻的症状。
3.肠道菌群失衡:手术后,胆汁流入肠道的方式发生变化,可能会影响肠道内的微生物环境,导致肠道菌群失衡,这也可能是引起大便性状改变的一个因素。
4.饮食调整不当:手术后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结构。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容易加重肠道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术后未能及时调整饮食习惯也可能是症状持续或加重的原因。
尽管这些症状较为常见,但如果持续时间过长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尽早咨询医生以排除其他潜在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和遵医嘱服用相关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胆囊切除后的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