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准备工作:选择合适大小的火罐,一般有玻璃罐、竹罐或塑料罐等。常见的是玻璃罐,其透明性便于观察皮肤变化。准备酒精棉球、镊子、打火机和一块干净的毛巾。
2.清洁皮肤:在准备拔罐的部位,用温水清洗并擦干,以确保皮肤的清洁和干燥。这有助于避免拔罐过程中可能的感染。
3.负压形成:用镊子夹住蘸有酒精的棉球,将其点燃后迅速放入罐内,然后立即取出。由于燃烧消耗了罐内的氧气,形成负压,使罐能紧密贴合在皮肤上。
4.拔罐位置:通常选择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背部、肩膀、大腿等。将准备好的负压罐快速而稳妥地扣在皮肤上。初次使用者可以先观察几分钟,以适应负压感并调整位置。
5.拔罐时间:一般保持在5到15分钟,视个人体质及具体不适情况而定。如果皮肤出现明显的紫红色或水泡,应立即停止拔罐。
6.移除火罐:轻轻按压罐口旁的皮肤,使空气进入罐内,再小心地将罐移开。不要直接硬拉,以免损伤皮肤。
拔火罐虽为有效的传统疗法,但不宜每次过长或过频,否则可能引起皮肤损伤或感染。在进行拔罐时,应注意保持室内暖和,避免着凉。同时,特殊人群如孕妇、皮肤有伤口者等应谨慎使用或咨询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