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链球菌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常伴有发烧、咽喉痛等症状。
病毒感染:如普通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常见症状包括流涕、咳嗽、全身乏力等。
寄生虫感染:如弓形虫病,可导致淋巴结肿大,并可能伴随其他系统症状。
2.非感染因素
自身免疫疾病:如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表现为长期、反复性的淋巴结肿大。
肿瘤:淋巴瘤或白血病等恶性疾病也可引起淋巴结明显肿大且质地较硬。
3.诊断与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淋巴结的大小、质地、位置及是否有压痛等特点。
血液检查: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扫描等,用于进一步了解淋巴结及其周围组织的详细情况。
病理检查:必要时可进行淋巴结活检,以明确病因。
4.治疗措施
针对感染: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抗寄生虫药物进行相应治疗。
针对非感染因素:根据具体病因,如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疾病,或进行肿瘤相关治疗。
5.家庭护理和观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提供均衡营养,提高孩子免疫力。
定期复查,密切监测淋巴结肿大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症状。
小孩淋巴结肿大多因感染引起,通常不需过度担心,但应警惕持续时间长、变化迅速或伴有全身症状的情况。及时就医、准确诊断和适当治疗能有效管理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