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部位:高位肠梗阻通常指小肠上段发生的梗阻,常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而低位肠梗阻则多发生在小肠末端或结肠。
2.症状:
高位肠梗阻往往出现早期呕吐,呕吐物可能是胃内容物,且呕吐频繁。由于食物无法下行,患者可能较快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低位肠梗阻的呕吐通常发生较晚,可能含有粪臭味。腹胀明显且下腹部疼痛更为常见,大便停止排出是另一特征。
3.病因:
高位肠梗阻常由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或炎症(如克罗恩病)引起。
低位肠梗阻多由粪块嵌塞、结肠癌或憩室病等疾病导致。
4.诊断与治疗:
高位肠梗阻需要快速诊断以防止严重并发症,可能使用X光、CT等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胃肠减压、支持疗法,有时需要手术干预。
低位肠梗阻也需影像学检查确认,治疗重点在于解除梗阻,常见方法有灌肠、激素治疗或手术。
识别和区分这两种类型的肠梗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以有效缓解症状和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