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牙齿结构:牙齿由外向内分为釉质、牙本质和牙髓。釉质是牙齿最外层的保护层,下面是牙本质,最内层则是含有神经和血管的牙髓。
2.蛀牙形成:蛀牙是由细菌在牙齿表面聚集形成的。当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中的糖类时,会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会逐渐侵蚀牙齿表面的釉质,进一步深入至牙本质,最终可能侵入牙髓。
3.病理过程:当蛀牙侵蚀到牙本质时,由于牙本质中存在许多通向牙髓的小管道,外界的物理或化学刺激(如冷热、甜食等)就可能通过这些小管道直接影响牙髓中的神经,从而引发疼痛。
4.疼痛性质:这种疼痛通常表现为短暂且尖锐,主要在牙齿受到刺激时发生。如果蛀牙未及时治疗,感染可能会波及牙髓,导致持续性剧痛。
及时就诊可以有效预防蛀牙进一步发展。早期修补洞口可避免疼痛加剧和可能出现的牙髓炎症等更严重的问题。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蛀牙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