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原因:室性早搏常见的诱因包括心脏结构异常、缺血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使用或其他刺激因素。如果能去除或控制这些诱因,室性早搏可能会减少或消失。例如,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治疗基础疾病,有些患者的症状可能得到明显改善。
2.自然病程:部分年轻人或没有心脏病史的人可能经历偶发的室性早搏,这种情况有时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减轻。这种现象并不意味着“自愈”,而是心脏电活动的一种变化。
3.治疗:对于症状明显或伴随心脏病的患者,通常需要医学干预,如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术,以控制或消除室性早搏。定期监测和正确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管理这种情况。
虽然室性早搏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所缓解,但它并不意味着完全自愈。及时就医以评估具体病因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