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生理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睡眠模式会发生变化,包括睡眠深度变浅、夜间觉醒次数增多。老年人平均每晚需要7-8小时的睡眠,但部分人只需5-6小时就感到休息充分。
2.健康问题:某些健康问题如慢性疼痛、呼吸暂停综合症、心脏病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会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失眠。
3.心理因素:焦虑、抑郁或其他情绪问题可能使老年人难以入睡或保持睡眠。社会孤立或缺乏日间活动也会影响夜间休息。
4.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不规律的作息时间、过多的白天小睡、摄入咖啡因或酒精,以及卧室环境(如光线、噪音或温度不适)都会干扰睡眠。
为改善老年人的夜间睡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作息时间,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即使在周末也应保持一致。
通过增加日间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帮助调整生物钟。
睡前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并减少午后及晚间的小睡时间。
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卧室的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
若存在心理问题,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如果怀疑健康问题或药物影响睡眠,应咨询医生进行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关注影响老年人睡眠的各种因素,通过合理改善生活习惯与环境设置,有助于提升夜间休息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