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合谷穴: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凹陷处。合谷穴通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发热及便秘等症状。
2.劳宫穴:位于掌心,第二、第三掌骨之间偏向第三掌骨的位置。常用于调节心脏功能、消除疲劳、缓解焦虑和失眠。
3.大陵穴:位于手腕正中,腕横纹上。这一穴位主要用于治疗心悸、胸闷以及胃痛等问题。
4.少府穴:在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的掌面,属于心经上的穴位,常用于治疗心悸、盗汗和尿频。
5.神门穴:位于腕部内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上。神门穴对心理健康有帮助,可用于缓解焦虑、失眠及心律不齐。
6.后溪穴:位于小指本节(近端指关节)后侧的凹陷处,接近手掌边缘。后溪穴用于治疗肩膀疼痛、颈部僵硬和耳鸣。
在使用这些穴位进行按摩或针灸时,应该注意手法的轻重,以避免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了解准确的穴位位置和对应的功效,有助于更好地应用中医理论进行保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