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内壁形成斑块,逐渐增厚,造成血管腔变窄,进而减少血流量。当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血流支持。
2.冠状动脉痉挛: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可以显著减少血流量。尽管此类痉挛通常是短暂的,但如果发生在关键部位,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
3.血栓形成:当粥样斑块破裂时,可能会在其表面形成血栓,导致部分或完全阻塞冠状动脉。这种情况可能迅速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
4.严重贫血:红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即便正常的冠状动脉也无法满足心肌的氧气需求。
5.高血压和心率加快:这些因素增加了心肌的氧需求,如果冠状动脉存在阻塞,又无法及时地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可能出现缺血现象。
6.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虽然较为罕见,但某些人可能天生冠状动脉结构异常,这可能影响血流的正常供应。
预防心肌缺血需要从生活方式管理入手,包括控制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血压、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及适量运动等。如果已出现相关症状,如胸痛或呼吸困难,应及时就医,以避免进一步的心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