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小儿脑瘫:
病因:小儿脑瘫通常由于大脑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损伤,可能与孕期感染、缺氧、早产或生产过程中的并发症有关。
临床表现:患儿一般表现为肌肉张力异常、运动发育迟缓、姿势控制困难等。这些症状在婴儿期即可表现,但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恶化。
发病年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就能观察到,多在婴儿期明确诊断。
2.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病因: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导致,最初感染可引起急性弛缓性麻痹。
临床表现:典型特征包括急性发作后的肌无力或瘫痪,主要影响下肢,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肌麻痹。幸存者可能会留下长期运动障碍。
发病年龄:多见于儿童,尤其是在未接种疫苗的人群中。
3.预防和治疗:
小儿脑瘫:主要依赖康复训练、物理治疗和药物管理来改善功能,无法完全治愈。
小儿麻痹症:通过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后遗症患者可能需要矫形手术和康复疗法来提高生活质量。
区分小儿脑瘫和小儿麻痹症后遗症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必要的医学检查。早期干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