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是怎么回事

2024-12-1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病理诊断胃底腺息肉通常意味着在胃的上部区域发现了一种良性病变。这种息肉主要由增生的胃底腺组成,属于非癌性肿瘤。

1.胃底腺息肉是常见的胃部良性病变之一,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在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的患者中。研究显示,约有0.8%至2%的胃镜检查者会出现这种息肉。

2.这些息肉通常位于胃体和胃底部,其形成可能与质子泵抑制剂的长期使用有关,这些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从而引起胃黏膜细胞的代偿性增生。

3.胃底腺息肉一般较小,直径多为数毫米,不易发生恶变。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大于1厘米或伴有异型增生的息肉可能增加恶变风险,因此需要定期监测。

4.临床表现上,胃底腺息肉通常无明显症状,很多是在胃镜检查时偶然发现。若息肉较大或数量众多,有可能引起腹胀、消化不良等轻微症状。

5.治疗方面,由于胃底腺息肉为良性且恶变风险低,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息肉较大或有出血、溃疡现象,可能需要内镜下切除。

胃底腺息肉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在长期服用某些胃药的情况下,建议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评估胃黏膜变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