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卧床时间过长是否会导致褥疮

2025-03-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病情分析:长期卧床的老人确实容易发生褥疮。这是一种因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受阻导致的组织坏死问题,多见于身体骨突部位。

1.形成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压力:持续性的局部压力会阻碍皮下毛细血管的正常血液流动,超过2小时后就可能引发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

(2)摩擦力:翻身或移动过程中皮肤与床表面反复摩擦,可破坏皮肤表层,增加创面感染的风险。

(3)湿度:皮肤长时间接触汗液、尿液等会降低其屏障功能,加速溃烂的发生。

2.高危部位主要集中在骨骼突出区,例如骶尾部、髋部、足跟及肩胛部等。在这些区域,皮肤间脂肪组织较少,抗压能力较低。

3.老人的体质状况也是重要影响因素。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缺乏,降低组织愈合和抗感染能力;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由于循环障碍更易诱发。

4.研究显示,长期卧床者中约10%-15%会出现褥疮,且一旦形成,治疗难度大,恢复周期长,严重时可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发生风险。包括每2小时帮助改变一次体位,以缓解局部压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合理补充优质蛋白及维生素促进组织修复;使用减压床垫或软垫减少骨突部位的受压程度。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