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发病位置与原因:
结肠炎:主要影响结肠,可能由感染(如细菌或病毒)、自身免疫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其他因素引发。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介质、免疫反应等复杂过程。
阑尾炎:为阑尾的急性感染或炎症,多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人,是由于阑尾腔阻塞导致细菌滋生引起。
2.临床表现:
结肠炎:患者常出现腹泻,有时带有黏液或血便;腹部疼痛多为弥漫性,有时伴随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症状持续时间可较长。
阑尾炎:通常表现为右下腹剧烈疼痛,最初可能在脐周开始,然后转移到右下腹。典型症状还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和轻度发热。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阑尾穿孔。
3.诊断方式:
结肠炎:需要通过粪便检查、血液检测、内镜检查(如结肠镜)等手段确认,寻找具体病因。
阑尾炎:依靠体格检查、超声波、CT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如果症状典型,临床医生可以通过体征判断。
区分结肠炎和阑尾炎关键在于明确症状特点及发病快速性,同时借助适当的医学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认。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