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直肠疾病,其形成与肛门周围静脉丛扩张有关。轻度的内痔通常表现为排便时偶尔出血,外痔则会出现轻度疼痛或局部肿胀。如果病变尚未发展到严重阶段,通过自我调理和积极干预,可以帮助减轻症状甚至完全改善。
2.改善生活习惯是关键。保持饮食中高纤维摄入,例如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等,有助于软化大便,减少排便用力,降低对痔疮的刺激。同时,尽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以及过量饮酒,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加重炎症反应。
3.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维持正常的粪便含水量。这可以有效减少便秘情况,避免痔疮进一步恶化。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包括定时排便、避免久蹲和长期憋便。每次排便时间建议控制在3-5分钟以内,避免过度用力引起痔静脉压力增高。
5.对于已有症状的痔疮,可以通过使用温水坐浴、外用药物(如痔疮膏)等方法缓解不适感。温水坐浴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充血和肿胀。
6.若症状持续加重,如频繁出血、剧烈疼痛、痔核脱出无法回纳等,则提示病情可能已超过自我调节范围,应尽快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激光等微创治疗或手术切除。
早发现、早干预是改善初期痔疮的有效策略,同时避免久坐久站及重体力劳动等可诱发或加重痔疮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