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结石大小:
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大量饮水、运动和药物促进自然排出。研究表明,这类结石的自然排出率可达90%。
如果结石直径在6-10毫米之间,自然排出的几率显著降低至50%左右,此时通常建议进行保守治疗一段时间,若无改善则考虑手术。
当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即1厘米),自然排出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梗阻或感染,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症状和并发症:
如果结石导致严重的肾绞痛、血尿、持续性尿路梗阻或反复感染,即使结石较小,也可能需要手术干预来解除病因。
长期未处理的大结石可能损害肾功能,甚至导致肾衰竭,因此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3.结石位置:
结石位于输尿管中上段,会比较容易引起梗阻及剧烈疼痛,而膀胱或肾盂内的结石对尿流影响相对较小。如果输尿管结石无法自行排出,一般需手术。
4.患者个体因素:
一些患者由于解剖结构异常、代谢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使得结石可能更难排出。这种情况下,即使结石不大,也可能需要手术。
有心血管问题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果结石导致感染等并发症,可能需要紧急干预。
外科手术方式常见的包括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肾镜碎石术和输尿管镜碎石术等。选择哪种手术方式取决于结石大小、位置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