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明确肺结节性质:
肺结节一般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发现,其性质分为良性和恶性。若为良性,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若有恶性倾向,则需要进一步检查如PET-CT、穿刺活检以排查肿瘤。
2.评估隐痛原因:
炎症相关:肺部感染或炎症(如支气管炎、肺炎)可引起隐痛,表现为局部疼痛或伴随咳嗽、发热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抗感染治疗,可能包括抗生素疗程。
结节压迫或浸润:较大的肺结节可能对肺组织、血管或神经造成压迫,引发疼痛。需要根据压迫程度考虑手术、放疗或化疗干预。
胸膜受累:若结节靠近胸膜或侵犯胸膜,可导致明显疼痛,特别在深呼吸时加重。这可能提示结节恶性可能,需高度重视。
3.缓解疼痛的措施:
药物镇痛:可以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轻至中度疼痛,但应尽量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基础疾病治疗:如果隐痛与基础疾病相关,例如肺结核、间质性肺病等,需针对原发病实施规范治疗,同时配合对症处理。
心理支持:部分患者因过度担忧结节病变而产生焦虑,加剧疼痛感。适当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症状。
4.监测和随访:
根据结节大小、边界特点以及患者其他风险因素,医生可能建议每3到6个月随访一次,通过影像学动态观察结节变化,判断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肺结节患者的隐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应结合具体的病史和检查结果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