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评估性质:
影像学特征是判断结节性质的重要依据。若结节边缘光滑、形态规则且密度均匀,多为良性可能性较高;而不规则边界、分叶状或出现毛刺的结节则需警惕恶性风险。
PET-CT检查可以评估结节的代谢活性,高代谢的结节通常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
2.随访观察:
对于怀疑良性的结节,尤其是无症状、吸烟史少或没有肿瘤家族史的患者,通常建议3-12个月内重复低剂量CT检查以观察结节是否增大或改变形态。
如果结节在2年内大小和形态未发生变化,通常可认为是稳定的,无需进一步干预。
3.活检诊断:
对于无法通过影像学明确性质或怀疑恶性的结节,可采取经皮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镜活检获取病理组织。
活检是一种微创操作,但需权衡并发症风险,如气胸或出血。
4.手术切除:
若结节有高度恶性可能或快速增长趋势,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楔形切除、肺段切除或肺叶切除。
手术后通过病理分析进一步明确诊断,以指导下一步治疗。
5.高危人群的针对性管理:
吸烟史较长、年龄超过50岁、有恶性肿瘤家族史或职业暴露史的患者需更加警惕,即使是小结节也可能代表早期恶性病变,建议及时咨询相关专家。
早期发现和规范化评估是肺结节管理的关键。定期随访和精确诊断能有效避免误诊或过度治疗,同时降低潜在的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