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前列腺增生导致尿路阻塞:
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包绕尿道近端。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男性会出现前列腺增生,尤其在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超过50%。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使尿液的流出受到机械性阻碍。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甚至急性尿滞留。
2.慢性炎症引起纤维化:
长期慢性前列腺炎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纤维化,进而影响尿道周围的弹性和扩张能力。纤维化过程可能诱发尿道硬化,进一步加剧排尿不畅。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隐痛、不适等症状。
3.尿液反流和膀胱适应性降低:
若长期存在前列腺问题,膀胱出口处的阻力增加,容易导致膀胱内压力升高和尿液反流至上尿路。长期排尿困难可能使膀胱肌肉代偿性肥厚并最终失去弹性,表现为储尿和排尿功能均下降。
4.雄激素介导的组织变化:
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与雄激素密切相关。睾酮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促进前列腺细胞异常增殖,同时改变尿道和膀胱颈的结构,也为尿路硬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5.年龄相关因素:
前列腺疾病本身多见于老年男性,与血管硬化和代谢紊乱等全身性衰老相关联。局部供血不足和慢性低氧状态可能进一步加重尿路组织硬化的进程。
针对上述机制,需要提高警惕,发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避免拖延导致尿路梗阻或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