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选择合适的穴位: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和膻中。足三里位于膝盖下方约3寸处,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距离手腕横纹2寸处,膻中位于胸部正中线第四肋间隙处。
2.使用艾条或艾柱:艾灸时可以选择使用艾条或艾柱。艾条是长条状的艾草制品,燃烧后直接对准穴位熏灸;艾柱则是将艾绒捏成小柱状,放置在穴位上点燃,以达到局部温热的效果。
3.控制时间和温度:每次艾灸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每个穴位艾灸5-10分钟为宜。避免过长时间灸疗导致皮肤烫伤。温度以患者感到温热但不灼痛为宜。
4.艾灸频率:通常建议每周进行2-3次,每次选取2-3个穴位进行艾灸。根据病情轻重,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频率和次数。
5.避免特殊时期:月经期、妊娠期以及哺乳期最好避免进行艾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身体反应。
6.艾灸后的护理:艾灸后应保持受灸部位清洁,避免冷水洗澡或直接吹风,以免寒气进入体内。
艾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并不能完全替代医学上的治疗方法。如果有乳腺囊肿的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结合专业医疗意见进行综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