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是治疗水肿及腹水的常用药物之一。
2.猪苓:猪苓也是一种利水渗湿的中药,常与茯苓配合使用,用于增强利尿效果。
3.泽泻:泽泻能利水消肿,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
4.白术:白术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因脾虚引起的水肿和腹水。
5.大腹皮:大腹皮具有行气利水的功效,主要用于缓解水肿胀满。
6.黄芪:黄芪能补气固表,提高机体抵抗力,并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
7.赤芍、丹参:赤芍和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常用于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腹水形成的可能性。
在中医治疗过程中,辨证施治是关键,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方调整和配伍。同时,治疗腹水还应注意饮食调养,如避免过量摄入盐分和水分,适量运动以促进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