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确认高血压:首先需要使用可靠的电子血压计准确测量血压,确认其是否持续显著升高。一般而言,收缩压(即上压)≥140mmHg或舒张压(即下压)≥90mmHg被认为是高血压。如果测得的血压异常高,应在5到10分钟后再次测量以确认。
2.寻找诱因:高血压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身体状况改变、情绪波动、饮食变化或服用某些药物。如近期存在情绪紧张、摄入大量盐分或含咖啡因饮料等,应尽量消除这些可能因素。
3.医疗干预:如果高血压持续且有头痛、胸痛、视力模糊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在医疗环境中,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具体健康状况决定是否使用降压药物。常用的急性降压药包括硝苯地平等。医务人员可能会检查心脏、肾脏功能以及评估其他潜在风险。
4.后续管理:一旦突发高血压得到初步控制,应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评估,以排除慢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这可能涉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或肾功能检测等。
长期管理高血压需结合生活方式改变,如保持健康饮食、定期锻炼、戒烟限酒以及规律作息。同时,密切随访和定期监测血压对于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