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药物类型不适:不同类型的降压药作用机制不同,如果所选药物不适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可能不会有效降低血压,甚至导致反效果。例如,某些药物仅对特定类型的高血压有效。
2.剂量问题:药物剂量过低可能无法达到降压效果,而剂量过高则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导致机体出现应激反应,从而升高血压。
3.服药依从性差:患者未按规定时间或剂量服药,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和作用时长,进而影响血压控制。
4.药物相互作用:患者可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削弱降压药的效果或导致副作用,进而影响血压。
5.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心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影响血压水平。
6.停药或换药反应:突然停止服用降压药或更换药物可能导致血压短时间内波动。某些药物需要逐步减量或过渡,以避免反弹性高血压。
在发现服用降压药后血压升高时,应及时咨询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包括重新评估药物类型、剂量以及生活方式干预等。确保遵医嘱规律服药,同时注意监测血压变化,对症下药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