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电图:心电图是用于检测心脏电活动的主要工具。在心肌梗死时,心电图常显示特征性的ST段抬高、T波倒置或病理性Q波等改变。此检查能够快速提供心肌损伤的初步证据,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基本筛查手段。
2.血液检测:心肌酶及标志物的检测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主要检测的指标包括:
肌钙蛋白:是诊断心肌损伤敏感而特异的生化指标,通常在心肌梗死后3-4小时开始升高,10-24小时达到高峰。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4-6小时内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
B型钠尿肽或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虽然主要用于评估心力衰竭,但在心肌梗死时也可能升高。
3.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
超声心动图:可用于评估心脏泵血功能、室壁运动异常等,有助于了解心肌梗死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冠状动脉造影:通过X射线和造影剂直接观察冠状动脉的状况,明确梗死部位和血流中断情况,是诊断和处理冠状动脉阻塞的金标准。
在怀疑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及时就医并进行上述检查至关重要。这些检查不仅帮助确诊,还能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早期识别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