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室间隔缺损是怎么回事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病情分析:新生儿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两个心室之间的壁(即室间隔)存在异常的开口或缺损。这种缺陷会导致血液在心室间不正常地流动,从而影响心脏功能。

1.发病率:室间隔缺损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缺陷之一,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20%至30%。每1000名活产婴儿中,大约有1至3名患有这种缺陷。

2.病因: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母体的健康情况有关。例如,孕期感染、药物暴露或辐射等可能增加风险。

3.症状:小型缺损可能无明显症状,而较大缺损可导致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疲劳、体重增长缓慢及心力衰竭表现。通常,严重者在出生后数周至数个月内出现明显症状。

4.诊断:通过听诊发现心脏杂音是初步检查手段,进一步确认需要使用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心导管检查等影像学工具。

5.治疗:处理方式取决于缺损的大小及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小型缺损可能无需干预,可以随年龄成长自然闭合。中大型缺损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手术修补,以减轻心脏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室间隔缺损如及时识别并给予适当治疗,许多患儿能够拥有正常的生活。定期监测和专业医学建议是管理该疾病的重要部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