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成因:
电解质失衡:钾、钠、钙及镁等电解质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心脏的正常电活动。
心脏病变:冠心病、心肌炎、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可损伤心脏组织,导致心律失常。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感冒药等可能引发或加重心律失常。
生理及生活压力:压力大、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以及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其他因素:遗传因素、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也与心律失常发生相关。
2.解决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以调节心率。
电击复律: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可通过电击恢复正常心律。
心导管消融术:经导管将异常心电信号源进行消融,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
植入装置:如心脏起搏器或ICD(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用于维持心律稳定。
生活方式调整: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定期体检,避免吸烟、酗酒及高脂高盐饮食。
心律失常的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成因及症状采取个性化的治疗策略,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心脏健康,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心律失常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