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性因素:
饮水量增加:摄入大量液体会直接导致尿量增加。
摄入利尿食物或饮品:咖啡、茶和酒精等具有利尿作用,会刺激排尿。
天气变化:温度升高时身体出汗多,尿量可能减少;反之,温度降低时尿量可能增加。
2.病理性因素:
糖尿病:未控制的糖尿病会导致高血糖,引起尿量增加,这是因为身体试图通过尿液排出过多的葡萄糖。
尿崩症: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因抗利尿激素不足或肾脏对该激素不敏感而导致大量稀薄尿液的产生。
慢性肾病:一些肾脏疾病会损害肾功能,使其无法有效浓缩尿液,从而导致尿量增加。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用于治疗高血压或水肿,会显著增加尿量。
3.其他因素:
心理压力:有时焦虑或紧张也可能引发排尿次数增多,但一般不伴随尿量明显增加。
妊娠:怀孕期间,子宫增大会压迫膀胱,导致排尿频率和尿量增加。
如果尿量增加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口渴、体重减轻、疲惫或者夜间频繁起夜,应考虑进行医学评估,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的健康检查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