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股外侧肌
这是6岁以下儿童最常用的注射部位,位于大腿前外侧中部区域。
将大腿分为上下三等分,选择中间1/3区域进行注射。
此部位肌肉较厚,注射时疼痛感较轻,适合新生儿、婴幼儿及年龄稍大的儿童。
2.臀中肌
屁股的臀中肌是一个相对安全的注射选择,但通常推荐给3岁以上儿童。
注射时需在髂嵴最高点与股骨大转子之间找到适合的三角区域。
操作不当可能损伤坐骨神经,因此需要医疗专业人员执行。
3.三角肌
三角肌位于上臂,是用于特定疫苗(例如狂犬病疫苗)注射的部位。
通常仅适用于3岁以上儿童,因为三角肌体积较小。
为确保安全,应避免靠近肩峰或腋窝。
4.注意事项
新生儿首选股外侧肌,因为其他部位肌肉尚未发育完善。
体重过轻的儿童更需谨慎选择部位,并应判断肌肉厚度。
注射器针头长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型及注射部位调整,以保证药物进入肌肉层。
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提高药物吸收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