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消化不良:进食过多蛋白质或高脂肪食物,未被充分吸收时,肠道菌群会分解食物产生气体和异味。例如,高蛋白饮食会导致氨或硫化物类异常气体的释放,改变排泄物的气味。
2.肠道感染:肠道病毒或细菌感染如轮状病毒、沙门氏菌、志贺菌等,可导致腹泻及排泄物的特殊气味。此类感染常伴随发热、腹痛、恶心等症状。
3.脂肪泻:部分患者因胰腺功能不足或胆汁分泌障碍无法正常消化脂肪,导致粪便漂浮且出现油腻、腥臭味。
4.食物原因:海鲜、某些鱼类等食物摄入较多时,未完全代谢产物可能令排泄物带有腥臭味。
5.肠道菌群失调: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存在基础疾病可能导致肠道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占优,破坏正常代谢过程,刺激粪便气味发生变化。
观察是否伴随其他症状,例如腹痛、发热、食欲下降等,及时就医进行检查是必要的。饮食方面应注意荤素搭配,避免过量摄入油腻食物,同时保持合适的饮食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