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病史采集:医生通常首先询问相关病史,包括症状持续时间、饮食习惯、排便规律及其他伴随症状如腹痛、呕吐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初步判断问题所在。
2.体格检查:通过腹部触诊来评估有无肿胀或压痛。肛门指检可以帮助判断直肠内是否存在梗阻或其他异常。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和电解质检测有助于发现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者代谢紊乱。大便常规检查可能揭示潜在的消化问题。
4.影像学检查:腹部X光片是常用的基础检查,可以显示肠道是否存在气体和液体积聚。必要时,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视野,以评估有无肠梗阻、肿瘤或其他病变。
5.内窥镜检查:对于疑似存在下消化道疾病的患者,结肠镜检查是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够直接观察结肠内部,识别并取样可能的病变组织。
6.特殊功能性测试:如怀疑功能性排便障碍,可能需要进行肛管直肠测压术,评估肛门括约肌和直肠的功能状态。
早期就医能够有效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肠道及肛门肿胀引起的排便困难可能是由简单的饮食问题到复杂的器质性疾病引起,及时的医学评估和适当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