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睾丸内胚窦瘤(又称卵黄囊瘤):
发病年龄: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
恶性程度:高度恶性,易发生转移。
病理特征:显微镜下可见特征性的Schiller-Duval小体。
生物标志物:血液中常有高水平的甲胎蛋白。
治疗:术后化疗效果较好,尤其是在早期发现时。
2.畸胎瘤:
发病年龄:常见于15-35岁的年轻男性,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年龄段。
良/恶性:可以是成熟(良性)或不成熟(潜在恶性)。
病理特征:包含来自三个胚层的组织,如皮肤、神经组织、消化道上皮等。
生物标志物:没有特定的血清标志物。
治疗:成熟畸胎瘤通常通过手术切除即可治愈;若为不成熟畸胎瘤,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
睾丸内胚窦瘤与畸胎瘤尽管同属生殖细胞肿瘤,但在发病年龄、恶性程度、病理表现及治疗策略上均存在明显差异。早期诊断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