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药物治疗:
给予高渗疗法,例如使用20%的甘露醇或3%的氯化钠静脉注射,以快速降低颅内压。
使用皮质类固醇如地塞米松,特别是在伴随炎症反应时效果较好。
酌情考虑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液体。
2.呼吸支持:
确保氧合充足,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的二氧化碳水平,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血管收缩。
3.手术干预: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外科干预,如去骨瓣减压手术,以直接降低颅内压力。
4.监测与护理: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神经系统状态,以及颅内压变化。
保持头部抬高约30度,有助于改善静脉回流,从而降低颅内压。
5.控制潜在病因:
针对引起脑水肿的原发性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感染、出血或肿瘤。
及时识别和处理脑水肿的恶化情况是关键,以防止进一步的脑损伤和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