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术前准备: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确认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麻醉方案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2.消毒与麻醉:手术部位需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防止感染。根据手术的规模和患者的需求,可以选择局部麻醉、区域麻醉或全身麻醉。
3.切口设计:医生会根据血管瘤的位置和大小设计合适的切口,以确保最大程度地切除病变组织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4.切除病变:通过设计好的切口,使用手术器械仔细分离并切除血管瘤组织。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的血管和神经结构。
5.止血:由于血管瘤是由血管扩张形成的,切除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多出血。需使用电凝、缝扎或其它止血技术来控制出血。
6.缝合切口:在确认没有明显出血后,逐层缝合切口,必要时放置引流以排除术后渗液。
7.术后处理:术后需对伤口进行包扎,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术区情况。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和镇痛药以预防感染和缓解疼痛。
8.随访观察:术后需要定期复查,以评估恢复情况及早期发现任何并发症,如感染、瘢痕增生或术后复发等。
手术后应保持伤口清洁并避免剧烈运动,以促进愈合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