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加速消化过程:轻度至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可以有效地刺激胃肠道活动,帮助食物更快地通过消化系统。这种加速有助于防止食物停留时间过长,提高营养吸收效率。
2.提高热量消耗:在进食后身体需要更多能量来消化和吸收食物,这被称为食物的热效应。此时进行运动会进一步增加热量消耗,从而提升新陈代谢率。在一项研究中,饭后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将代谢率提高10-15%。
3.改善血糖控制:饭后运动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有助于胰岛素的工作效率。研究显示,饭后短暂的步行(约15-30分钟)可显著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对预防和管理2型糖尿病特别有益。
4.减轻胃肠不适:适度运动可以减轻一些常见的消化问题,如腹胀和便秘。尤其是在吃完较大餐后,适当运动有助于缓解消化压力。
虽然饭后运动对新陈代谢有诸多正面影响,但需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形式和强度,以避免剧烈运动可能导致的胃部不适或反酸情况。通常建议饭后至少休息10-15分钟再开始轻松的活动,如慢走或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