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激素波动
孕期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上升,会影响下丘脑对体温的调节功能。即便外界环境并不炎热,孕妇也可能感到燥热,从而容易出现夜间出汗现象。
2.新陈代谢增加
妊娠期间胎儿生长发育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导致母体新陈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此时身体会通过出汗来帮助散热。
3.血液循环变化
怀孕后血容量平均增加30%-50%。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身体需要消耗更多能量,这也可能导致体温轻微升高,引起夜间出汗。
4.情绪及压力
孕中期可能伴随一定程度的焦虑或情绪波动,而精神紧张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使得汗腺分泌增加,导致夜间出汗。
5.环境因素
睡眠时室内温度过高、被褥过厚或通风不良也会使孕妇更容易出汗。
6.潜在病理因素
如果夜间出汗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咳嗽、心跳加快或极度疲劳,应考虑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血糖等问题的可能性。
孕期夜间出汗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通过调整卧室温度、选择透气衣物及适当饮水进行缓解。但若出汗伴随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