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制动影响:手术后,为了促进骨折愈合,通常需要通过石膏、夹板或支具对患肢进行固定。这种固定会导致肌肉长期处于不活动状态,从而产生萎缩。研究表明,长时间制动可能在2-3周内开始导致肌肉质量的明显下降。
2.负重减少:手术后康复过程中,尤其是在早期阶段,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患肢的负重。这种负重减少会降低肌肉的使用频率和强度,进而导致肌肉萎缩。据估计,不足负重2周就可能开始影响肌肉的功能和大小。
3.神经刺激减少:由于手术及随后的恢复过程中,神经对肌肉的刺激可能减少,这也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神经传导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肌肉纤维的活性。
4.恢复中的疼痛和肿胀:手术后常会伴随一定程度的疼痛和肿胀,这会限制活动范围,并间接导致肌肉萎缩。控制疼痛和肿胀有助于尽早恢复正常活动,减少肌肉萎缩的风险。
为了减轻肌肉萎缩的影响,康复锻炼是至关重要的,包括物理治疗师指导下的逐步增加活动量和特定的肌肉强化训练。在术后康复中,应遵循专业医疗人员的建议,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康复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