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情绪容易受到环境或他人言行的影响。例如,听到他人在讨论某事时,会本能地怀疑话题是否与自己有关,即使没有明确的证据,也可能解读为针对自己的评论。
2.反复自我反思和过度解读。在与他人交流后,经常回想对方的用词、语气甚至表情,并试图寻找隐藏含义。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误会和焦虑。
3.对他人的行为持保留态度。无论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会倾向于认为对方的好意背后可能藏有其他目的。与人交往时显得谨慎甚至疏离。
4.容易感到被排斥或忽略。即便是正常的社交场景中对方未及时回应,也可能被视为冷落,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5.零散的生活信息也可能引发担忧。例如,看到某些模糊的暗示性消息,可能迅速联想到自己并陷入长时间的猜测和困惑中。
6.聚焦于细节中的“不对劲”。在观察一些小问题时,不仅会注意到,还可能夸大它们的重要性,将普通现象视为潜在威胁的迹象。
7.对某些事件长期记忆且难以释怀。以往受到的批评、不公对待或误解可能在脑海中反复出现,甚至过了很久仍无法放下。
敏感多疑的性格特点并非疾病,但如果这种性格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可以考虑通过心理咨询来调整思维方式和沟通模式。同时,多关注客观事实并学会分辨哪些担忧是真实的,有助于改善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