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因: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初次感染会导致水痘,病毒随后潜伏在神经节中。
当免疫系统受到抑制或人体处于疲劳、压力大等情况下,病毒可能会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2.症状:
最常见的是皮肤上出现一条环形或带状分布的红色斑块,并伴有疼痛感。
疱疹通常只出现在身体的一侧,一般沿着神经路径分布。
疱疹区域可能出现瘙痒、刺痛或烧灼感,随后会形成小水疱。
水疱破裂后会结痂,愈合过程通常需要2-4周。
3.风险人群:
50岁以上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带状疱疹。
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如HIV感染者、接受化疗或器官移植的病人,也属于高风险人群。
压力大、过度疲劳、慢性病患者更易诱发带状疱疹。
4.预防与治疗:
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和减轻症状严重程度。
早期抗病毒药物治疗如阿昔洛韦,可缩短病程及缓解症状。
疼痛管理可采取非甾体类抗炎药或局部麻醉剂等方式。
避免抓挠疱疹区域,以防继发性感染。
带状疱疹虽不危及生命,但可能引发长期疼痛等并发症。尽早识别并采取适当治疗,有助于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