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过速的分别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主要区别在于异常电活动发生的位置以及其表现形式。

1.发生位置:

室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的异常电活动起源于心室,也就是心脏的下半部分。心室是负责将血液泵出心脏到全身的重要部位。

室上性心动过速:这种情况的异常电活动起源于心房或房室结,即心脏的上半部分或连接心房与心室的区域。

2.发作机制和频率:

室性心动过速:通常是由于心室内的电信号传导异常,导致快速而不规则的心跳。心率一般高于100次每分钟,有时可达到200次以上。

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多种亚型,例如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心率也通常超过100次每分钟,但相对比较规律。

3.临床表现: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胸痛、晕厥或者呼吸困难。在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

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症状包括心悸、头晕、乏力,有时可能出现胸闷或短暂的晕厥。

4.危险程度和处理:

室性心动过速:被认为较为危险,因为它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甚至危及生命。治疗方式可能包括药物、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或射频消融术。

室上性心动过速:一般被认为风险相对较小,但频繁发作仍需关注。处理方式包括药物、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等。

室性心动过速和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不同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在处理这些心律失常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持续监测心脏健康状况对于管理这些心律失常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