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遗传和家族史影响
研究发现,抑郁症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中有人患有抑郁症,那么其直系后代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会增加,平均风险提高约2-3倍。这表明某些基因变异可能与抑郁症的易感性相关。
2.经历重大生活事件或长期压力的人
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如亲密关系破裂、失业、亲人丧失、重大疾病等,会显著增加个体患上抑郁症的概率。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的人,例如需要长期照顾病患或面对经济困难者,也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
3.存在早年不良经历的人
童年时期遭受虐待、忽视或家庭功能紊乱的个体更容易患抑郁症。数据表明,童年逆境会使成年人罹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两到三倍,这与早期脑部发育受到影响及后续的应激反应异常有关。
4.女性更容易患抑郁症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女性的抑郁症发病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这可能与女性在激素波动(如月经周期、妊娠、产后、更年期)以及社会角色中所承受的压力较大有关。
5.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面对糖尿病、高血压、癌症、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或严重疾病时,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这些患者的患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20%-30%,身体的不适与疾病管理的复杂性可能诱发负面情绪。
6.存在心理疾病或人格特质问题的人
具有焦虑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健康问题的个体,往往伴随较高的抑郁症风险。人格特质如消极悲观、自我评价低、过度依赖他人等也容易成为诱发抑郁症的内因。
7.滥用药物或成瘾行为的人
长期使用酒精、大麻以及其他药物的人群,其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明显升高。药物的神经毒性作用和成瘾带来的社会隔离或经济压力可能加剧情绪问题。
预防抑郁症需要关注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同时重视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存在持续的情绪低落或兴趣丧失现象,应尽早向专业医生咨询并积极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