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分离焦虑症的主要干预方式之一。研究表明,约70%至80%的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后焦虑症状有所改善。这种治疗方法通过帮助患者识别和改变引发焦虑的不合理思维,逐步适应与父母或依赖对象的分离情境,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暴露疗法也常被用于缓解患者对分离情景的恐惧感,通过循序渐进地接触分离情境来提高耐受能力。
2.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考虑配合使用抗焦虑药物或者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障碍,在一项包含数千名患者的研究中显示有效率高达60%-70%。药物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手段,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并严格监控。
3.家庭参与:家长或监护人在治疗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研究发现,家庭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中。具体措施包括提供情感支持、避免过度保护以及调节自身焦虑情绪,以免影响到患者。同时,家长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方案,鼓励患者主动面对焦虑情形,而非逃避或回避。
4.学校支持:如果患者为学生,则需要学校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例如允许其逐步适应独立在校的时间安排,或者让教师协助观察和管理患者的情绪变化。一些案例数据显示,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帮助患者更快恢复正常状态。
分离焦虑症是一种可治愈的焦虑障碍,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