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选择合适的穴位:通常选用的穴位包括廉泉、金津、玉液、翳风、合谷等。这些穴位与舌、喉、颈部的神经和肌肉有关联,有助于恢复吞咽功能。
2.针刺频率和疗程:研究表明,每周进行3-5次针灸治疗,每次持续20-30分钟,连续治疗4-6周,可观察到显著改善吞咽困难的效果。
3.机制探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能够调节大脑皮层功能,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及其功能重塑,从而提高吞咽反射的敏感性和协调性。针灸还可能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损伤部位的康复。
4.临床效果:一项涉及200例脑梗患者的研究显示,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中约有70%以上在吞咽功能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针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式,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康复手段,如物理治疗和语言治疗,共同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治疗过程中,随时监测患者的反应,以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