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影像学及组织学评估:通过CT扫描或PET-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结节的大小、位置和活性。如果影像学怀疑恶性,可能需要进行穿刺活检以获得组织学诊断。
2.监测观察:对于体积小且稳定的结节,可选择定期随访观察,尤其是在不确定结节是否为复发病灶的情况下。通常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
3.进一步手术:如果结节被证实为恶性且位于可以安全切除的部位,可能考虑再次手术切除。但需评估患者的手术耐受性及术后的生活质量。
4.放射治疗:对于手术不适合的患者,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其他形式的放疗可能是有效的选择。
5.系统治疗:若多处结节提示潜在的转移,可能需要全身治疗方案,如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具体药物选择依赖于肿瘤的基因突变特征及患者的既往治疗反应。
6.临床试验:参与临床试验可能为部分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机会,尤其是在标准治疗效果欠佳时。
需要与肿瘤科医生详细讨论,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治疗策略。任何治疗决定都需要考虑治疗的潜在收益与风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