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喂养过多:婴儿可能摄入了过多的乳汁或配方奶,导致消化道无法完全消化和吸收。这种情况下,未完全消化的乳糖和其他营养成分进入大肠,发酵后产生气泡。
2.母乳不耐受:如果母乳中前奶含有较高的乳糖,而宝宝对乳糖的消化能力有限,就可能导致泡沫便便。这在母乳喂养的初期较为常见。
3.感染性因素:轻微的肠道感染也可能导致便便出现泡沫状。这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腹泻、腹痛等。
4.食物过敏或不耐受:某些食物成分(如牛奶蛋白)可能引起过敏或不耐受反应,从而影响大便的形态和性质。
5.益生菌失衡:肠道内的益生菌平衡被打破,也可能引发消化不良,表现为泡沫便便。
黄色泡沫便便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正常现象,但若长期持续或伴有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精神萎靡,应及时咨询医生诊断和处理。定期观察婴儿的排便情况,并注意饮食调整,有助于维持健康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