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影像学检查:首要任务是通过影像学手段如CT扫描或MRI确认结节的性质和大小。如果结节超过5毫米或者有增长迹象,需特别注意。
2.随访观察:如果结节较小且无明显恶性特征,可以考虑定期随访。通常每3至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结节的变化情况。
3.病理活检:若影像学表现疑似恶性,则可进行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通过病理分析确定结节的性质。
4.多学科会诊:结合影像学、病理结果和临床情况,与肿瘤科、放射科、病理科等专家协作,综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5.可能的治疗措施:若确认为恶性,可根据结节大小、位置及患者整体健康状况选择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靶向治疗等方法。
持续监控并采取适当措施对于管理术后结节十分重要。及时就医及专业团队的参与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