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描述: 放疗后皮肤溃烂那的原因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放射线损伤:放疗过程中,放射线可破坏正常皮肤细胞,使其无法正常增殖和修复,进而导致皮肤出现炎症反应。这个过程会引发红肿、疼痛,严重时形成溃疡。
2.免疫系统抑制:放疗还可能抑制局部及全身的免疫功能,降低身体对感染的抵抗力。这样一来,受损的皮肤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或真菌的侵袭,进一步加重皮肤溃烂的程度。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放射线会影响局部微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导致血液循环受阻,营养供给不足。这种情况会使得受损皮肤难以愈合,并容易发生坏死和溃烂。
4.个人体质差异:不同患者对于放疗的耐受能力有差异,一些患者可能对放疗特别敏感,这样的个体在接受放疗时更容易发生皮肤溃烂。
5.治疗剂量和部位:治疗剂量越高、放射区域越大,皮肤损伤的风险也越大。如果放疗集中在皮肤较薄或敏感的部位,如面部或颈部,更容易出现皮肤问题。
避免放疗后皮肤溃烂的方法包括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注意局部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药物,以及适当补充营养。如发现皮肤有异常变化,需及时就医,以便进行专业处理。
2024-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