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高钙尿症:高达50%的尿结石患者有高钙尿症。这种情况可由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生素D过量或其他代谢紊乱引起。
2.尿酸尿症:尿酸尿症是尿酸盐结石的常见原因。大约10%的尿结石是由尿酸过量引起的,通常与高嘌呤饮食、肥胖或痛风相关。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这一内分泌疾病会导致体内钙水平升高,从而增加尿中钙的排泄,并显著提高钙性结石的风险。
4.肾小管酸中毒:这种疾病会导致肾小管吸收碳酸氢盐功能异常,导致尿液中钙和磷酸盐含量增加,从而引起结石形成。
5.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些疾病会影响肠道对草酸的吸收,导致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6.先天性代谢异常:如胱氨酸尿症,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导致肾小管无法正常重吸收胱氨酸,进而形成胱氨酸结石。
7.反复尿路感染:尤其是由脲酶阳性细菌(如变形杆菌)引起的感染,会产生尿素分解成氨,导致尿液变碱性,进而形成磷酸铵镁结石。
8.饮食和生活习惯:高蛋白、高盐饮食和低水分摄入也可能增加尿结石风险,因为这些因素可以改变尿液的成分,促进晶体沉淀。
预防尿结石的方法包括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均衡饮食,避免高嘌呤食物,以及定期体检监测身体代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