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过尿床史,子女在青春期依然存在尿床现象的可能性较高。
膀胱功能发育不完全:膀胱容量较小或膀胱控制能力不足,导致夜间无法完全储存尿液。
激素分泌不足:抗利尿激素水平较低,使得夜间尿量增多。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学业压力、家庭问题或者社交困难都可能导致夜间尿床。
睡眠障碍:深度睡眠时间过长或睡眠质量差,可能对膀胱信号反应不灵敏。
3.生活习惯:
饮水过多:晚间摄入大量液体,尤其是含咖啡因或碳酸饮料,增加了尿量。
不良排尿习惯:白天憋尿习惯导致膀胱功能紊乱,也可能影响夜间控尿能力。
若尿床频率较高或伴随其他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避免在睡前大量饮水,保持规律的作息和舒适的睡眠环境,有助于减少尿床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