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改善睡眠环境:确保卧室黑暗、安静、舒适和凉爽,大约18-22摄氏度为宜,避免使用过多电子设备。
2.建立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在周末也应保持一致,有助于调节生物钟。
3.饮食注意:避免在晚餐或临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和尼古丁等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入睡。
4.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但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5.放松技巧:尝试冥想、深呼吸练习或温水澡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促进身心放松。
6.限制午睡:如果必须午睡,尽量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7.认知行为疗法:寻求专业帮助,通过调整对睡眠的负面认知和行为,提高睡眠质量。
8.必要时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如佐匹克隆或艾司唑仑等,有助于暂时缓解失眠症状。
长期失眠问题不可忽视,应及早采取措施调整生活习惯,并寻求医疗帮助。在调整生活习惯的同时,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焦虑,逐步改善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