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药物使用:通常使用的散瞳药物包括阿托品、环喷酸和托吡卡胺等。根据不同药物的特性,所需时间和持续效果会有所不同。比如,阿托品需要3-7天才能完全散瞳,而其效果可持续一周以上;托吡卡胺则只需20-30分钟,效果维持数小时。
2.眼部反应:观察儿童是否对散瞳药物有过敏反应,特别是眼红、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3.保护措施:散瞳后瞳孔放大,眼睛对光线变得敏感,应避免阳光直射或强光环境。建议佩戴太阳镜或遮光帽,减轻眼部不适。
4.饮食和休息:散瞳期间应保证儿童充分休息和合理饮食,避免让其进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活动,如看书、玩手机等。
5.验光准确性:散瞳后验光可以有效消除调节作用带来的影响,使屈光度数更准确,尤其适用于高度远视、散光或内斜视的儿童。
6.家长陪同:家长应全程陪同孩子,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护理,及时反馈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反应,以便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科学规范的操作,可以提高散瞳验光的准确性,同时保障儿童的安全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