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肾功能不全:
正常情况下,肾脏通过尿液排泄体内代谢的废物,尿素是其中之一。若肾功能受损,会导致尿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而在尿液中的浓度降低。
慢性肾病患者常表现为尿素氮(BUN)升高,而尿中尿素减少。
2.肝脏疾病:
尿素是由肝脏合成的。当肝脏出现问题,如肝硬化或肝炎时,尿素的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尿中尿素含量减少。
例如,肝硬化患者常出现尿素生成减少,从而使尿液中尿素含量降低。
3.饮食因素:
高蛋白饮食会增加体内尿素的产生,而低蛋白饮食则可能导致尿素生成减少。
长期低蛋白饮食的人群,尿中尿素含量可能较低。
4.其他因素:
一些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也可能影响尿素的生成和排泄。
药物作用,例如某些抗生素和利尿剂,可能会影响尿素的代谢和排泄。
尿中尿素含量低并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需要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和症状进行综合评估。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使用药物,对于维持正常的尿素水平至关重要。